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医家之志(第2页)

。。。。。。

不多时,天空已经泛起些许鱼肚白。

荒寺山门口,许尧臣坐在远处的阶梯上,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背着儒家书籍。

另一边,易宁正与娄翁告别。

“前辈,这是我的传信玉柬,在大乾国境内都有用,如有需要,尽管联系我。”娄翁举着一枚玉石说道。

昨晚可真是把他吓惨了,他想过易宁修为高,却没想到这么高。

直到现在,他都不敢去想那双眼眸。

对于上五境的境界划分,娄翁不清楚,他之前也没接触过上五境的高人。

但可以确定,这位前辈在那堆天下顶尖者中,也是一等一的存在。

于是,五感回归后,娄翁下定决心,一定要抱好这根大腿。

“好,我收下了。”易宁接过玉柬,放入怀中。

他不知道土地爷的想法,但易宁自己却是有很多疑问,想要请教的。

趁着这次机会,他便一一询问。

比如这个世界诸子百家的修炼方式。

比如修者与朝廷的关系。

();()  娄翁已经习惯易宁的常识问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个小时后,易宁了解到很多信息。

诸子百家修炼都分为三个大阶段,只是每家修炼方式会有所不同。

比如道家讲究高楼从地起,修为是一点点积累而来。

而同是天下三大教派的儒家和佛家,就不一样了。

佛家修为全看体内信仰之力多少,信仰之力则靠民众香火而来,和神祗有些相似,只是后者修为被神位所限。

而儒家更离谱,他们修为看体内的浩然气多寡。

可这浩然气生成全靠顿悟,有可能一个萌童看过一首诗歌,就能生成浩然之气,跨入下五境。

但到多数都是,读了一辈子书,也没一丝一毫浩然气生成。

听娄翁讲,当今文圣也是到了老死之年,才突然顿悟,直接一步成文圣,是所有儒家修士的榜样。

这也解释了为何都是通读儒家书籍,许尧臣却是个凡人。

想到这,易宁看向许尧臣方向,见对方已经吃完,正在收拾行李。

于是易宁向娄翁告别。

娄翁还想要送,被易宁笑着拒绝。

荒寺的小道上,两个身影渐行渐远。

而娄翁依旧眺望着远处。

许久,一道身影出现在了娄翁身旁,是那个河伯。

河伯跟着望了会后,询问:“这天大的机缘,你就不去求一求?”

“求?如何求。”

娄翁嘴角泛起一抹苦涩,“想必这位前辈已经算到了种种因果,他没有主动开口,我又哪敢得寸进尺,留下玉碟,已是一份大机缘了。”

“也是,而且听你说的,这前辈并不是佛道儒三家的修士,便不是炼丹师,想救那笨牛恐怕也不容易。”河伯轻叹一声。

娄翁没有再说话,他把目光看向荒寺主殿。

主殿神像并非神佛之流,而是一只水牛石雕。

只是此时石雕已从中断成两节,牛身上全是灰尘,也不知这幅模样,经历了多少岁月。

——————————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