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6章 发现红薯试制床弩(第2页)

此时已经逐渐地进入深冬季节,按照以往的传统,晋阳镇中为数不多的老人、那些家中有幼儿以及还有身孕的妇人也逐渐地减少了外出,避免生病难以治疗。

有限的毛皮制作的御寒衣物供给了各个驻外的生产队,其他的便提供给了按计划正在加紧建设的各处建筑队。所以此时的晋阳镇较往年比显得忙碌,虽然忙碌,但所有事情都已经按部就班,所以姜林在与不在倒没影响各处的生产建设。

这段时间姜林带着红石扩和一帮能工巧匠钻在西山炼铁场的一处隐蔽的山沟里正在试制之前所说的大杀器。

熟悉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人应当都知道以弓弩为的远程武器是古代冷兵器战争中不可或缺、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战争走向的存在。而姜林所说的大杀器是远程武器中的王者——床弩。

上次狐带着几国的军队来攻击晋阳镇,着实令姜林后怕。来到这个时代,姜林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对着十五辆战车组成的正规军方阵,晋阳镇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队伍确实无法实施有效的抵抗。若不是使用最无赖的偷袭战术将号令者俘虏,迫使敌军放下武器,结局如何真的不敢想象。

经过这件事情,姜林意识到晋阳镇、唐方需要尽快地在防卫力量上进行加强。所以在几国赎人的条件中,姜林要了共二百多副青铜铠甲,加上此前俘获的军队中缴获的几十副青铜铠甲以及步兵的皮甲,姜林打算尽快的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常备军事力量。

现在晋阳镇的武器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按照姜林的要求,制式武器唐刀的打造技术已经近乎成熟。虽然还无法达到后世那种已经有了夹钢技术的刀具的完美程度,但是面对这时代手持青铜剑甚至铜制剑的敌人时还是占有极大的优势。

另外近期又按照姜林雕刻的模型打造了几个铁质的矛头,从朝歌来的工匠中寻得懂得制作长杆兵器的人,很快便制作出了长矛的样品。经过姜林和几名巡逻队武艺非凡的队员试用,众人纷纷称赞不已。

相同条件下,这种铁质的长矛头可以轻松洞穿皮甲,极限试验可以洞穿十几层制式的皮甲。而此前的青铜戈或者矛,由于要保证尖端的强度,所以必须有厚厚的脊,并且还非常的宽厚,所以能洞穿一层皮甲便算是非常锋利的。并且连续多次使用后,青铜的刃部便会变钝甚至崩刃,无法持续进行有效的杀伤。

当姜林连续使用铁质长矛几次洞穿十几层皮甲后,众巡逻队员纷纷目定口呆,尤其是那些从朝歌来的军士,更是将这种坚硬、锋利的兵器视若神器。再听到姜林承诺后期人手一柄长矛一把唐刀后,更是对自己的领钦佩不已。

而说到远程兵器,这个时代的远程兵器便是弓。但是弓的使用需要极高的技巧,擅射者需要极高的天赋。以目前晋阳镇的人员素质来看,能凑得近百名擅射之人便是幸事。在百般掂量之后,姜林将弩推了出来。弩的制作和弓的制作工艺要求上基本一致,弓材、弦材的要求几乎和弓一模一样,但是增加了弩臂之后,便使得操作简单了很多,即便是一些新手也只需要在简单的训练之后便能操作。

所以当姜林将这一构思刚在纸上展现出来时,亚便跪在地上对姜林一番歌功颂德。作为一个常年和军队打交道的职业军人,略微一思考便能想到这种兵器操作简单的特点,也深知组建一支像样的远程攻击队伍便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碍于人员的素质而为难时,怎能不对“明”此物的姜林膜拜?

但是无论是唐刀也好,铁矛也罢,还有能替代弓的弩,都只是在此前的兵器范畴内进行了一些改进,有些是样式上的,有些是材料上的,但终究是没有太大的质的提升,只是让晋阳镇的装备精良了一些,防卫力量训练简单一些。但是当姜林将三弓床弩的概念推出来,尤其是姜林说的可以以制式铁矛为箭镞,预计射程在五百米左右的时候,众人沉默了。

众人能不沉默吗?领往日里是厉害,但是这次牛皮是不是吹的有点大了?弓的射程一般在二百米,而有效射程百米左右。弩的射程,经姜林讲,会比弓要远上一些,能达到三百米已经让众人赞叹不已,而这床弩的射程能近五百米……但是按照领的行事风格,往日里的一些大话后来都一一实现了,想必确实是可以实现。这么长的长矛射出去千米,如果准头够的话,这得穿多少人?想想都毛骨悚然。

姜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这个时代工具落后、物资落后,弓和弩的大批量制造需要几年前就开始储备各种物资,做各种准备工作。晋阳镇以前有懂得制作弓的人,名员。此人常年为原黑石村落制作各种狩猎以及防卫使用的弓箭,所以手头略有一些材料。

想大规模的制作弩,现在就要开始储备物资,准备风干合适的木材。而员手头仅存的那些物资,够现在制作几把弩的样品。想规模化地制造弩再达到规模化地人员装备,那真的需要太长的时间。姜林了解了这些后,决定试制两把弩的样品,测试一下,给众人打一针强心针,剩下的物资便要用来专心的制作床弩。

原因无他,弓弩大批量列装现在比较困难。即便大批量列装了只能和此时周边的敌人打个平手。如果规模上再无能压制,那真的是让人牙疼的事情。但是床弩一旦试制成功了,如果那种震慑效果如同此时众人听到自己的描述后的反应一样,那么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

试想敌我双方在弓箭的射程外刚列好战阵准备搏杀,突然从敌人的阵中射来一支儿臂粗、长好几米的铁矛,将好几名战友穿成了糖葫芦。那么这场仗还怎么打?

这便是姜林的设想。数量上无法和敌人比拟,那干脆直接来个大杀器,有这么三两座床弩时不时地射出去一支,会在战阵之时对敌人的士气进行有效打击。

姜林如此想,也如此进行了实施。所以,现在西山炼铁场的山谷,便被姜林搞成了秘密的试验基地。专门试制姜林吩咐的两种远程武器,弩和床弩。

待姜林和一众工匠开完研讨会,众人纷纷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再结合后世的一些知识,床弩以及床弩的核心——弩机的图纸终于敲定了下来。之后床弩的试制工作交给十名工匠后,姜林便带着黑石平优哉游哉的返回了晋阳镇。

好巧不巧地刚进晋阳镇,便在公厅门口碰到了种植队几名外出归来的队员。待几人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五颗红薯后,姜林一屁股坐在公厅的台阶上僵住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姜林扶到桌边坐定后,姜林便盯着桌子上的红薯开始了开头的那一幕。

“我从北边工地刚回来,这几日,洪兄弟已经率人将八座厢房的地基打好。你还别说,看那建好的地基,这厢房便是比你那领之屋还要大许多。想必日后那寝宫,还有议事大殿会更宏伟。听洪兄弟讲由于人手充足,并且居民们听说这八座厢房是给那些孕妇还有照顾小儿的妇人们居住的,干劲非常的足。预计八座厢房有十天便可全部建成。还有领之前所说的那种以煤取暖的火墙的设计,洪兄弟也打算在建设厢房时试一试,如此一来,建好的厢房只需要火墙通火烘两天便可6续地安排那些急需安置的妇人住进去。”

“另外汾水的水位已经逐渐的降了下来,等八座厢房建好,可安置百余名急需安置的妇人之后,那时候汾水的水位就会降至最低,建筑队便会全面的转向汾水开建石桥,目前所需的石材已经全部就位。”黑石工继续说道。

“嘶,度真快啊。有了你们这些得力之人,我晋阳镇的建设还真是迅啊。”姜林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朝黑石工称赞道。

“这也是领天纵聪明,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新技术,才得以保证这建设度如此迅。那水泥,那青砖,还有那胡基,我这几日在北边的工地上都见过了。那水泥混入细沙,再用水搅拌,竟然可以将青砖粘接得如此坚固,此前想都不敢想。”

“用那青砖和水泥建成的地基牢固、可靠,还非常地美观,便是连郊、洪两位从朝歌来的兄弟也是对这些东西赞不绝口。有了领的新技术,我们下面这些人就是忙点也值了,只要家人都能住进那么好的房子,我们苦点累点真的没什么。”黑石工不失时机地表态道。

“工兄弟能如此想,我姜林非常欣慰。你我都是一家人,只要我们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大家便都能尽早地过上好日子。明日你,我,还有月、顺姬一起去北边工地看看,慰问慰问大家。”姜林最后安排道。

黑石工欣然应允后,姜林一左一右牵着两位妻子回到领之屋,二女怀孕初期,三人尚不敢胡来,姜林只得老老实实地用后世的一些笑话逗二女开心。

入夜三人便老老实实地相拥而眠。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