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页(第2页)

  心下失望的徐同道怔怔地望着屋顶的苍叶,了好一会儿的呆,最终再次轻叹一声,起身脱衣上床,然后关灯睡觉。

  ……

  次日天蒙蒙亮,徐同道就早早起床,去厨房拿了虾耙和鱼篓,卷着裤脚,光着脚丫,出去搞鱼了。

  家里如今日子不好过,既然田里有鱼,那他就不想浪费机会,搞点鱼回家,也能添一道菜。

  如果有的多,还能卖点钱,贴补家用。

  第oo19章清晨的收获、再见已是心如止水

  虾耙和鱼篓,都是徐同道爷爷当年留下来的。

  虾耙,顾名思义,就是捞虾子用的耙子。

  它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根竹竿……一只半月形的网兜,以及一个半月形的篾(mie)弓。

  网兜本身是软的,它之所以能成半月形,是因为网兜的兜口固定在一个半月形的框子上。

  这个半月形的框子,直的那一边是一根钢筋,弯成半月状的……是一根木棍弯曲而成。

  网兜、竹竿,再加上半月形的篾弓,三件东西用绳子绑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

  网兜的兜口是朝着竹竿这一边的。

  形状有点像大号的簸箕,带杆子的那种。

  鱼篓则是竹篾编制而成,口大、肚子大,但在口与肚子之间,有一个细长的“脖子”。

  徐同道出门的时候,在腰间系了一条布带,鱼篓就挂在他腰间的布带上。

  他去的方向是村头那边的西河。

  长长的西河两岸都是农田。

  根据他的经验,像最近这样的天气,农田里的水肯定日夜不停地往西河里流,在这种水流冲击下,西河里的鱼虾,就会聚集在一个个出水口,随时准备逆流而上。

  他小的时候,每年这样的梅雨季节,他爷爷总是在大雨后的黎明时分,带着虾耙和鱼篓,去西河边的那些出水口,耙鱼虾。

  收获往往都不错。

  徐同道从家里出门的时候,天仍然是蒙蒙亮的,能见度很低,村里也很安静,走在村里,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

  只不时惊起几声狗叫声。

  ……

  “哗……”

  一条流进西河的排水渠渠口处,徐同道熟练地将手里的虾耙扔进水中,然后赶紧拉上来。

  哗啦啦的声响,让他嘴角现出一抹笑容。

  因为这哗啦啦的声响,是虾耙里三条巴掌大的鲫鱼和两条昂刺鱼挣扎出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