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节(第1页)

虽然他们头脑中已经装了“西学”这种新酒,但是瓶子还是旧瓶。他们推行的是新法,但推行的方式完全是“旧式”的。

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形成了一元、单向、线性的思维方式。在他们心目中,世界是由先天的“道”决定的,这个“道”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他们都相信为人行政,最根本的就是高屋建瓴地掌握这个“道”,然后从头到尾地浇灌下去。

在西方列强闯入中国之前,他们头脑中的“道”当然就是“孔孟之道”。而甲午战争之后,“西法”就成了他们头脑中新的“道”。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他们都习惯于用宏大的纲领或思想代替改革中复杂而具体的问题,以一种神话代替另一种神话。既然有了新“道”,那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个“道”去处理一切事物,那么就会“万事无不理,天下无不定”。

传统的教育没有给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头脑中建立“世俗理性”,而是灌注了类似宗教性的热情。他们坚信一旦真理之光普照大地,则万惑可消,万难可解。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策略,什么叫迂回,什么叫复杂。在他们眼里,世界就是如同圣人揭示的那样,小葱拌豆腐似的,一清二白。他们不理解事物的复杂性。他们天真地相信,可以把所有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留在时间门槛的那一边,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从头开始描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行动时,他们不习惯于采取步步为营、突破一点、逐步深入的渐进方式,而是习惯于提出庞大的纲领或计划,企图利用他们设想的模式和定律“一揽子”改造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改革方式是“大变”、“快变”、“全变”。

十八

光绪皇帝极端化的行为特征其实正和中国历史节律息息相通。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在一治一乱的两极中循环:王朝初兴,开国皇帝极端振作,废寝忘食,天下大治;不过数十年,统治者的意志又会极端懈怠,一切陷入因循废弛;不久天下大乱,从头再来。

在一元化的“道”文化观控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缺乏弹性,总是在两极间震荡。我们永远在追求一种“一揽子”的解决方式,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戊戌变法”的失败,宣告了康有为的全盘西化的“道”的失败。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又拾起了“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试图在诸神的保佑下驱除洋鬼子,关门大吉,永远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在孙大圣和二郎神失效后,被压抑的革命力量瞬间反弹,造就了全盘西化的“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造就了华而不实、急于求成的议会制民主。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暴露出急于求成、经不住挫折的弱点。我们总是希望一夜之间就能赶超他人,一夜之间就能证明自己的落后只是暂时的,是一不小心,如果我们一努力,就仍然会天下第一、天朝上国。

就像光绪一样,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的大起大落、忽左忽右,其速度之快令人愕然。一种尝试失败,我们就会立刻跳到它的反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存在了几千年,但是整体性格似乎仍然不够成熟,缺乏稳健、开阔、理性的内核,缺乏一份耐心、平和、踏实。

虽然说只有越过界限才能意识到界限的存在,然而我们的问题是不仅越过了界限,而且要走到碰得头破血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能艰难转身。就像一个刻薄的学者所说,中国的运动符合牛顿三大定律: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推动中国,符合第一定律;运动起来后就不会停止,符合第二定律;碰到头破血流才会转变方向,符合第三定律。

历史充满宿命。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我们发现,打摆子式发展的起点的形成,与光绪皇帝个人性格不无关系。如果当初领导变法的人能够像年轻时代的奕譞一样,现实、灵活、理智,也许能够取得变法的局部成功,也许那次改革就会推开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也许中国就会从那个起点开始,更顺畅地、更平稳地进行现代化转型,会更快些地通过这条“多灾多难”的狭长峡谷。可惜,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刻板、极端、一元化思维基因的光绪皇帝一出手就把改良之路堵死了。“愤怒青年”主导的“鲁莽灭裂”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更多的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在强大的旧势力控制下,任何局部变革都是不可能的,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彻底决裂,只有一次性解决才有希望。由此,中国开启了近代革命的序幕。从那之后,中国的历史开始上演一部又一部由“愤怒青年”主导的悲剧,其中充满了绝望、亢奋的情绪,不断试图彻底否定自己,希望借此达到“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直到多年之后,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几十年来的竭尽全力、声嘶力竭、自我折磨,不过是“鬼打墙”般的原地打转而已。

十九

阅读戊戌变法中光绪和康有为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炽烈的爱国之心、焦灼的忧国之情所打动。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置个人的生死荣辱于不顾,宁愿用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国家的进步。光绪皇帝在要求改革时曾说,如果太后不同意进行变法,他宁可不当这个皇帝。康有为在回答他弟弟的质疑时,也说:“孔子之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和权欲过强的慈禧太后比起来,光绪皇帝的爱国之心无疑更炽烈、更单纯,改革派的一举一动中,个人算计更少。然而,政治往往会惩罚那些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鼓励那些自私、丑陋的现实主义者。

百日维新虽然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正如时人所评:“所谓新者,亦不过一纸诏书而已。”各地大臣多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过急过快,对其中“十居七八”进行驳议。有的大臣反驳的语调,一副老成持重教训不懂事的年轻人的口吻,比如说什么“为政之道,不在多言”,什么“轻改旧章,亦易以滋纷扰”。

改革的阻力远远超过了皇帝的预期。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诏书也发布了数百条,可是居然没有取得任何实效。皇帝的自尊心大受打击,皇帝深感愤懑。他对这些大臣太失望了。果然像康有为所说,大臣们尽皆守旧,非用霹雳手段,不足以撼此冰层。

盛怒之下的皇帝失掉了分寸,他开始像孩子一样,不顾后果地蛮干起来。他因为一件小事,一下子把礼部的六名正副部长全部罢免。九天后,他又决定开懋勤殿,企图在现有政治体制之外,再设一个“政治局”,由此把原有的官员全部架空。

盛怒之下的皇帝甚至没有想到太后的反应。

太后一直在全神贯注地看着皇帝的表演。改革进行不久,她就已经知道这样的改革一定会失败。不过,她不急于出面反对。通过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件大事,她已经对皇帝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她要等一个适当的时机,才会出手剥夺皇帝的权力。虽然不断有大臣来向她告状,说“皇上任性乱为”,太后却仍然默不作声。只有太后的心腹荣禄明白太后的心思,据老吏《奴才小史》记,荣禄说:“姑俟其乱闹数月,使天下共愤,罪恶贯盈,不亦可乎?”

皇帝罢免礼部六堂官,真正地激怒了太后。因为这公然违反了皇帝对她的承诺,剥夺了她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不管如何变法,太后有一个最后的防线,即不能动摇自己的权力。在太后看来,皇帝此举,无疑是一场局部政变。而皇帝要开懋勤殿,就相当于一次直接的政变了。这是对现存政治体制的挑战,更是对她本人的挑战。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太后可以放弃亲情,放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绝不能放弃权力。她深知,在权力的顶峰上,一旦失手,必然就是粉身碎骨。

二十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慈禧太后打算借天津阅兵之机,废掉光绪帝。

这种说法,实在夸大了光绪的权力和能力。事实上,在慈禧太后看来,单纯的光绪皇帝不过是她手心的一个玩物,她只消动一动小指头,就可以把他拿下。事实也是如此,八月初六,太后从颐和园还宫,只是把光绪叫过来,当着众大臣的面训斥一顿,就完成了“政变”过程。因为,那时的皇帝,已经是“天怒人怨”,在政治力量对比上,完全处于孤立地位。太后对大臣们说:“我早知他不足以承大业,不过时事多艰,不宜轻举妄动,只得留心稽查管束。”如今皇帝终于用行动证明自己确实“不行”,因此,她不得不再次负担起政治的重任。

太后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大部分重臣的支持。

这次失败,彻底打垮了意志本不够坚强的皇帝。事实上,在百日维新后期,他也意识到改革出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面对铁板一块、惰性强大的官僚体系,他再次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也再次预感到自己主导的这场政治大戏将会以惨败收场,就像上次甲午战争一样。失败似乎已经成了他的宿命。检点自己的一生,他发现,除了学业之外,他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取得过成功。他从来没有真正赢得太后的欣赏,也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甚至于,他没有能力给大清帝国生出一个皇子。

当太后宣布将他软禁起来之时,皇帝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事实上,在内心深处,他崩溃了。他也认定了自己“不行”。在此之前,他的情绪状态一直是循环式的,在大起大落的两极间跳动。而从他被软禁到他去世的整整十年间,也就是说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的黄金年华,他全部是在颓唐麻木中度过的。在这十年间,他未始没有机会重返政坛,比如义和团战争之中;他也未始没有弥合与太后关系的可能,毕竟他与太后朝夕相处。可惜这个单纯的人没有这个心机与能力。慈禧太后乐于把他像一副用过的旧行头一样摆在皇位上,就像一个脱了壳的蝉乐于把失去生命的旧壳背在背上,也不嫌累赘。因为有这样一个皇帝在身边,太后更可以证明自己亲自秉政是无可奈何的、别无选择的。在光绪生命的后四分之一时间里,他虽然还在呼吸,但已经没有了灵魂。光绪朝的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介绍变法后皇帝的精神状态说,他“见臣下尤不能发语”,每次朝见,“先相对数分钟,均不发一言,太后徐徐开口曰:‘皇帝,你可问话。’乃始问:‘外间安静否,年岁丰熟否?’凡历数百次,只此两语,即一日数见亦如之。于语以外,更不加一字。其声极轻细,几如蝇蚊,非久习殆不可闻”。

有人说,光绪皇帝这种表现,是“韬光养晦”。然而我看不到证据。“韬光养晦”是一种貌似被动的主动,一种建设性的退却。而光绪皇帝的表现,只能让人看到自我放弃、自我逃避和自我折磨。

《宫女谈往录》中,老宫女的回忆尤其令人心痛:“光绪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饮食更是不挑不拣、漠不关心……最愉快的时候,是光绪和太监下象棋,很平易近人,下完棋后,仍然像一块木头,两眼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急躁发脾气的性格根本不见了。好像他下定狠心,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装痴作哑。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收敛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痛苦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光绪皇帝终于在压抑中痛苦地死去,结束了自己没有一天欢乐的人生。似乎是因为这个消息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终于完成了扭曲、压制、败坏一个人的任务,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也撒手而去,了解了这对母子三十四年的恩恩怨怨。

第三章

洪秀全:上帝第二子的前世今生

一个梦的家当

热门小说推荐
毒妃难宠,皇叔和离吧

毒妃难宠,皇叔和离吧

简介关于毒妃难宠,皇叔和离吧一朝穿越,顶尖医学博士居然成了王府不受宠的王妃,正被绿茶白月光毒害而死!被八个哥哥宠大的谢九玉,明明是要做太子妃的人,却被腹黑狡猾的七皇叔请旨先一步娶进门。成亲当天,也是因为绿茶白月光无故中毒,才使得皇叔误会她,把她丢在后院一年多都没有圆房!前方传来父兄们叛国的消息,她一夜之间白了头,更被白月光趁机灌下毒药再次醒来的谢九玉,凭借召唤手术刀的技能和聪明智慧的头脑,逆风翻盘,重振旗鼓。渣男眼盲心瞎,她就把白月光的虚伪面皮扒光了给他看父兄们蒙受不白之冤,她就亲自去前方调查!她遇佛杀佛,遇魔杀魔,眼看着把渣男夫君收服也成功调查出父兄们叛国投敌的真相,却忽然现了不为人知的隐情。玉儿,现在你可明白了?不是我阴险狡诈,而是我太在乎你...

惹他干嘛?他技能全是禁咒啊!

惹他干嘛?他技能全是禁咒啊!

虚拟网游sss级天赋杀伐果断横推流路远重生回到了神域开服之前,意外觉醒了sss级天赋无限进化!天赋等级越高,增幅的实力也就越强!万倍增幅!大范围!无限冷却!普通玩家还在为一件高级装备抢破头时,路远已经秒掉了世界boss,爆出一身神装!普通玩家还在低身下气的和npc导师学习技能的时候,路远已经禁咒随便丢了!当神域之中几大最强玩家碰撞在一起时。刺客咬牙切齿)只要能摸到他一下坦克开玩笑,我号称绝对防御,你能秒我?你能秒我,我当场,就把这盾牌吃下去!路远天上地下,唯我独法!...

我没想捉妖啊吴俊

我没想捉妖啊吴俊

作品简介吴俊手持银针,注视着面前的病人,面色稍显凝重。我这一针下去,你可能会死,你确定要治吗?可是小吴大夫,我只是得了脚气呀护理专业的吴俊穿越修行世界,医治过病人无数,无论神佛妖魔,到了他手上都难逃一死。最终,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推断,此方世界的医术是杀人技!嗯,绝不可能是他学艺不精的缘故。...

愤怒的子弹

愤怒的子弹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也就有了这本书本作品于17k文学网。...

不合格爱神[综英美]

不合格爱神[综英美]

自从班纳在大西洋某个无名荒岛上捡了一个蠢萌娇气的小女儿。然后,他就现自己的人缘变得越来越好。甚至连敌人看到他都会和气的夸上一句你女儿真棒。布鲁斯绿巨人班纳你们想干什么史上最强岳父...

点道为止

点道为止

功夫究竟是什么花架子还是杀人技三千年冷兵器战争和无数民间私斗酝酿出来的把式,究竟是不是骗局国术流开创者,功夫小说第一人梦入神机,在本书中为您揭秘。止戈为武,点到为止。你若无敌,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