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章 忠君爱国贾文和(第2页)

忽然,贾诩回想起了此前在宴席之上,李基唯二长时间交流之人除了自己之外,仅与许攸交谈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当时,贾诩还特意多扫了李基与许攸两眼。

‘难道,仅仅是从许攸交流之中所得知的信息,就判断出了董卓具备借助袁氏一族崛起的可能?’

不过是瞬息之间,贾诩便将这一切都捋得条理清晰。

可正是因此,贾诩更为震惊于李基的识人眼光,这让贾诩反倒信了几分李基这是想要将自己从火坑之中拉出来的说法。

“所以,在子坤先生看来,刘玄德更有价值?”贾诩尖锐地反问了一句。

“哈哈哈……”

李基大笑了数声,说道。

“文和先生,汝拿吾主与董卓相比,岂不知萤火与皓月争辉乎?”

“豺狼之辈,凶而狠厉,可呈一时之威,但须知亢龙有悔方可有余不尽,如此之徒纵使一朝得势,也定是个死无葬身之地下场。”

“而吾主刘备,心有仁义,志向远大且胸怀天下苍生,身蕴高祖血脉,再有平定黄巾之功在身,纵无世家人脉,地位亦是稳如泰山,可安坐于一角静看天下云动。届时……”

李基霍然起身,长袖一挥,直指上方,朗声道。

“吾主,进可复兴汉室,再续大汉,平定乱世,于青史留名;退……”

李基的手指在胸前随意地画着一个圈,笑着说道。

“吾主亦可守一方百姓,且无须担忧吾主有霸王之刚烈,兵败亦不肯过乌江而自刎,定可使之麾下安居乐业,长长……久久……”

说到最后之时,李基朝着贾诩挑了挑眉。

“长长久久”这四个字,无疑说到了贾诩的心坎之中。

自然,贾诩所想的并非是感情上的长长久久,而是自己的寿命可以长长久久,无须担心某天就死于非命。

而李基说得慷慨大义,实则贾诩从中仅听出了一句话:“进可夺天下,退可守一方,立于不败之地。”

明人不说暗话!

类似于贾诩这一等级的谋士智者,哪里还看不出大汉已是积重难返,彻底倒塌已是可以预见之事。

因此,贾诩曾经被察孝廉而任郎官,却托病辞官,就是不想卷入朝廷的漩涡之中。

李基的回答,无形是在暗中解答着贾诩的某些疑虑。

即是纵使大汉依然出乎意料的坚挺,以着刘备平定黄巾的功勋,任江东之地的郡守只要不作死,几乎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而不用担心被朝廷夺官。

远离政治漩涡,稳居江东之地,静待天时进退……

这一条条被李基在宴席之中根本不能宣之于口的优点,听在贾诩的耳中,无疑是让贾诩怦然心动。

贾诩择主,完全不介意主公是否为废物,在乎的无疑是能不能保护文和。

目前在李基的口中,刘备无疑是完全符合了贾诩心目中完美的主公形象,凸出的就是跟随刘备似乎有着可以预见的安全。

相比之下,董卓他日得势,也确实有李基所说那般有死无葬身之地的可能,届时必然也会连累我贾文和。

不过,贾诩的念头一动之间,脸上却是流露出几分无奈之色,说道。

“吾在此先行谢过子坤先生的爱护举荐之心,但吾已承牛辅将军之恩,又焉能轻易转投于刘玄德麾下?”

顿了顿,贾诩接着说道。

“再者,吾虽不才,但亦有一二分忠君爱国之心,投于董卓麾下,亦未尝不可一试劝阻董卓将军,使之匡扶汉室也。”

忠君爱国……贾文和???

这个形容,完全能够跟足智多谋张翼德相媲美了。

也亏贾诩足够不要脸,否则如何能以这等温润君子之态说出这等无耻话语?

当即,李基幽幽地道了一句。

“文和先生连对牛辅将军称呼一声主公都不乐意,又怎么能算是转投他人麾下呢?再者……”

李基上下扫了贾诩一眼,接着说道。

“基一眼就能看出董卓非人哉,乃豺狼之辈,又如何看不出贾文和是何等人物?文和先生适才还说双方可明言之,如今反倒在戏弄于吾不成?”

李基一边说着,一边还似是不经意地将手搭在了腰间剑柄之上。

当即,贾诩心中一怒,然后也仅仅是怒了一下,脸上反倒是露出了几分真挚的笑容。

毕竟贾诩腰间佩剑早就被赵云收走了,如今手无寸铁,双方距离不过一丈,贾诩自然不会想试试能不能做到百分百空手接白刃。

“吾又岂会戏弄子坤先生?只是子坤先生以害汝全族之名,将吾强掳至此,纵使我贾文和不介意名声,恐刘玄德亦会多有芥蒂,焉能接纳于吾?”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